中国竞彩网首页

卫生城市你我共建,幸福景洪你我共享
  •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政务信息(2023)第二期

  • 来源 :中国竞彩网首页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3-09-14 04:32


 

第2期

 

2023年9月7日 

 

 

目   录

 

·景洪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景洪市勐养镇:小农房“摇身一变”老百姓圆了“宜居梦”

·景洪市公安局以案促改做好民生服务

·景洪市做好服务“本分”当好发展“助推器”

·景洪市推进“教联体”机制  实现资源共享

·简讯


【三农工作】

 

景洪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景洪市的中药材产业主要是傣医药产业,傣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1983年即被国务院列为“藏、蒙、维、傣”四大国家重点扶持的民族医药之一,傣医睡药疗法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景洪市生物医药产业现状

(一)中药材种植行业现状。景洪市种植(上千亩)的中药材品种有砂仁、石斛、铁皮石斛、沉香。2022年,景洪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01万亩,同比增加4%,产量540.2吨,同比增加6.4%。其中,砂仁种植面积3.69万亩,产量109.5吨;石斛(除铁皮石斛外)种植面积1.1万亩,产量145.8吨;铁皮石斛种植面积0.33万亩,产量26.1吨;沉香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7.5吨;肾茶种植面积0.02万亩,产量113.8吨。

(二)医疗机构现状。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情况。全市有公立中医医院1个,综合医院1个、专科医院1个,妇幼保健院1个;13个乡镇卫生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3个村卫生室、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共有中傣医师(含药师)135名。景洪市辖区有民族医院1个、中医门诊部5个、中医诊所16个、中医备案诊所31个,有中(傣)医从业人员150余名。

(三)傣医医疗服务现状。全市基本建成了以市中傣医医院为枢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支撑、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社会办中傣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立体式傣医药服务网络,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傣医药适宜技术得到持续推广,傣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设置了中傣医科(馆)。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开展6种以上中傣药适宜技术服务,80%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开展4种以上中傣医非药物疗法。

(四)医保统筹支付现状。景洪市与国家、省、州同步,将中药饮片共892种纳入医保统筹支付。将43种傣药制剂纳入医保统筹支付。根据《关于印发西双版纳州公立医疗机构“傣医暖雅”治疗等11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通知》(西医保发〔2022〕7号)文件精神,景洪市各公立定点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傣医暖雅”治疗等11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要求,并纳入医保统筹支付,确保参保人享受傣医药服务医保统筹支付待遇。截至8月30日,景洪市定点医院开展傣医适宜技术人次为10512人,总费用6185508.71元,医保统筹支1334042.56元。

二、景洪市生物医药优势亮点

(一)口岸优势明显,中药材进口数量激增。西双版纳州景洪口岸是国务院批准的能从事进口药材通关口岸之一,截至2023年8月14日,累计办理通关备案129单,发放129单《进口药材通关单》及《进口药材抽样通知书》,进口数量5000多吨,进口货值700多万美元,备案批次是去年同期2.9倍,也已提前超过去年备案的总数(2022年通关备案共105单)办理进口药材企业达到13家,每家备案数量较均衡,业务量都呈上升趋势,且品种日趋多样化。2023年口岸进口药材进口量及进口额相比去年均出现大幅增长。对投资布局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强化产学研用,支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截至2023年8月,景洪市辖区已获批准建立生物医药类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分别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建站的“云南省王金辉专家工作站”和“云南省杨得坡专家工作站”,以及由西双版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的“云南省钟国跃专家工作站”。这些专家工作站的建立将为引进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建设生物医药创新平台、开展生物医药技术攻关、打造生物医药创新团队、培养生物医药创新人才、转化生物医药创新成果,推进生物医药产学研用一体化水平,支持辖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三)重视种质资源,前期基础工作根基厚实。驻市科研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自建所以来,一直致力于傣药南药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和保存,建立种质资源圃和种质资源库。目前,该所已建立活体种质资源圃260亩,活体保存1500余种,建立种质资源库,保存标本9万余份,5000余种。(市科技和工信局)

 

景洪市勐养镇:小农房“摇身一变”   

老百姓圆了  “宜居梦”

住有所居、宜居宜业,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景洪市勐养镇将改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农房功能提升项目,不断提高农房安全性、功能性和舒适性,让老百姓逐步从“安居”圆梦“宜居”。

一、紧抓政策“窗口期”,坚持试点先行

昆格村委会曾是勐养镇唯一的一个贫困村,于2018年顺利脱贫,村民由此过上了“吃穿不愁、安居乐业”的安稳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然而昆格村的村民们欲从“安居”迈向“宜居”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昆格村的大部分地区,村民普遍居住的仍是“食寝共用一室、厨房客厅叠加、‘三黑’问题突出”的简陋农房,通风采光、净污分离、消防安全等功能欠缺,难以为学龄儿童少年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村民身体健康也存在较大隐患,离脱贫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仍有不小差距。

为破解脱贫群众“安居”却不“宜居”的困境,景洪市勐养镇始终坚持将改善住房条件作为重点工作来谋划和推进,紧紧抓住“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房功能提升(农村危房改造接续支持)项目试点工作”启动实施的政策“窗口期”,主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按照“规划先行先试、整村整组推进”的思路,在确保房屋基本安全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品质、完善功能,努力让农房“既好看又好用”,激励村民亲手缔造美好生活。在政策“窗口期”内,顺利争取到昆格村委会纳回帕村民小组、城子村委会曼洪村民小组作为全省首批试点项目来打造。

二、聚焦需求“个性化”,落实一户一策

入选试点项目的纳回帕村民小组和曼洪村村民小组是两个基础条件和民风民俗差异较大的村寨,纳回帕村民小组是传统的布朗族聚居村寨,房屋多为木质结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而曼洪村民小组则是傣文化特色鲜明的钢混结构农房,基础条件相对较好。考虑到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勐养镇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确定纳回帕村民小组以完善功能分区、改善通风采光、消除“三黑”问题为主要方向,以及曼洪村民小组以优化空间布局、增加庭院美化、提升环境质量为主要目标的两张“施工图”。聘请专业设计团队挨家挨户调研、编制“一户一策”清单,以“结构安全、分区合理、功能完善、绿色环保、风貌协调、特色突出”为主线,结合每户村民的需求意愿和经济条件“个性化”定制方案,为2个村民小组各设计基础型、提升型、精品型三种方案,在保持外观整体风格一致的前提下,村民可根据自身需求自由选择。方案中,纳回帕村的传统“火塘”等特色元素得以保留。

三、注重样板“实景化”,强化引领带动

“蓝图”已绘就,根本在落实。在推进实施的过程中,许多村民担心花了钱却达不到预期,不敢改、不愿改的想法居多,特别是纳回帕村民小组的老年村民改造意愿较低。为了消除村民顾虑,2个村党支部召开支委会集体协商,决定采取“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做”的思路,由党员干部带头建设样板房,以实景呈现的方式,让村民更直观地感受到农房改造提升带来的诸多益处,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从而让更多村民共同参与改造家园行动。

“国家给了这么好的政策,帮我们改造提升房子,必须要积极响应,我家先带头,再带着大家一起干。”纳回帕村党支部书记岩班决定带头作表率。在村党支部的号召下,党员干部和青壮年村民纷纷义务投工投劳,经过施工团队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岩班的“样板房”历时1个月顺利完工,改造后的房屋功能布局合理、收纳整洁有序、采光通风良好,一改往日“黑乎乎”“乱糟糟”的形象,小小农房“摇身一变”成了整洁舒适的温暖“小窝”。实景呈现最具有说服力,实地参观了岩班的“样板房”后,村民纷纷“动了心”,一户带着一户加入了改造行列,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仅耗时四个月,纳回帕和曼洪村民小组205户村民便顺利完成了改造,并于2023年5月通过了省级验收。

如今的纳回帕和曼洪村民小组,一座座小楼整洁敞亮、一户户庭院花果飘香,人景和谐、相映生辉,渐次绘出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秀丽图景。(勐养镇)

【便民工作】

 

景洪市公安局以案促改做好民生服务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实行乙类乙管政策后,群众出国意愿强烈,景洪市每日出入境证件受理量暴增,为满足办证群众的需求,景洪市公安局结合健康证“办证难”以案促改工作,以案为鉴深入推进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围绕群众关注、企业关心的问题,聚焦群众办事难点、痛点问题,全力做好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力求把群众和企业的每一件事办好办实,以优质公共服务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树立优化服务环境新形象。

(一)破解群众办事“难点”,做好优质服务。针对部分群众对办证流程不熟、无法独自办理证件实际,进一步优化服务举措。一是设立引导员。在政务大厅开展导办业务,提供办理事项咨询流程指引服务,维护现场秩序,开展人员分流、引导办证、缴费、答疑解惑,及时协调、疏导、分流,避免群众聚集在窗口,排长队,保持业务窗口流畅。二是窗口摆放流程指引。制作办证收费流程牌,放置于每个受理窗口,使办事群众对办证缴费流程一目了然,减少工作人员答复解释工作量和时间,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三是持续深化作风整顿,根除“冷硬横推”和群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不文明现象。

(二)紧盯群众办事“痛点”,做好便捷服务。针对群众办证时间长、效率低实际,开展错时服务、延时服务。工作日每日提前到岗,工作日时间提前到上午7时,每日晚间延时至接待完最后一名申请人才下班。同时,提供周六半天错时服务,对符合加急办证条件的,开通“绿色通道”,压缩办证时限。

(三)疏通群众办事“堵点”,做好高效服务。牢固树立“互联网+公安政务”工作理念,加大信息化支撑力度,最大限度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一是“网上预约”省时间。申请人在国家移民管理局小程序、办事通等网上填写预约信息后,按预约时间到办证大厅办证,免去排队等候;同时,建立弹性工作机制,科学配置警力,让群众随来随办,努力避免群众“排长队”“常排队”现象。二是智能自助服务设备陆续上线,便民措施持续深化。7月份恢复自助照相设备1台,同时与治安部门的照相设备性能调试兼容,现基本满足了当前大厅办证免费照相业务;尚有1台自助照相设备、1台自助签注设备、1台自助缴费设备正在调试中;投入44.5万元购置新设备(4台自助照相设备、1台自助发证设备)将陆续到位。三是推行“一站式”服务,一次性收集所需审核材料,并实行内部流转审核、上传数据,实现群众一次性提交资料、承办部门后台统一流转、一站式办结的便民服务,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限,为群众办理业务提供尽可能多地便利,有效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满意率和获得感。(景洪市公安局)

景洪市做好服务“本分”当好发展“助推器”

 

景洪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强化林草资源和生态保护,守好生态红线、资源底线的同时,把做好林草要素保障作为当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要事来抓,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意识,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企业这个“本分”,主动融入服务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积极做好各类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草原的审核审批工作,当好“助推器”,不当“拦路虎”。

一、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审批效能

针对企业和群众林木采伐审批慢、审批难、审批繁等“急难愁盼”的问题,自2017年9月20日起,景洪市将全市范围内申请采伐个人林地上的人工商品林及非林地上50亩以下的林木或蓄积300立方米以下的(权属国有采伐除外)林木,依法委托乡镇林草主管部门审核办理采伐证,减少审批环节、缩减审批时间、提升审批效率。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网上政务”工作,更加精准有力地服务一线、服务群众、服务企业。

二、服务管理并重,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对涉林中介机构的监管,针对中介服务耗时长、收费高、可研报告编制粗放等问题,分别于2022年6月、2023年8月,召集辖区12家相关资质单位进行服务质量座谈,要求中介机构加强林业和草原法律法规、推进重大项目林地要素保障政策和可行性报告编制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为增强企业和个人对使用林地、林木采伐和林业植物检疫证书核发等工作流程的掌握,编制发放《景洪市林业和草原局行政审批办事指南》10000余份,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多办事。针对企业林业政策把握不准的问题,落实上门服务和重大项目“一对一专人挂钩对接”机制,指导企业开展林木采伐证办理,提高办理时效,为重大项目落地和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三、提前介入超前谋划,引导避让生态红线

在重大项目选址前,景洪市主管部门提前介入、超前谋划,指导项目规划选址避让生态红线和林草禁区,指导业主单位做好涉及林草部门审核审批事项的组件报批。建立全市各部门横向沟通协调配合机制,进行重大项目月报制谋划储备,做到成熟一项就推进一项。针对急需办理的重大建设项目,加快林地、湿地、草原和自然保护地等矢量数据与国土“三调”成果数据的融合,依法依规办理用地审核审批手续。截至目前,全市辖区内的68个建设项目(面积691.1157公顷),涉林要素保障全部落实到位。

三、健全完善政策支撑,做到开发保护共进

景洪市先后完成了《景洪澜沧江省级湿地自然公园总体规划》《景洪市湿地保护与修复“十四五”林业和草原发展规划》《景洪市森林经营方案》《景洪市“十四五”年森林采伐限额》《景洪市古树茶(园)保护利用规划》等林草保护长期规划的编制。制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在林区全覆盖实行“网格化”管理,制定细化全市一山一档103政策,明确林长到山责任到人,全市设市级林长、督查17人、乡镇(街道)级林长130人、村(社区)级林长484人,全面压实森林资源保护党政责任。(市林草局)

 

【教科文卫】

 

景洪市推进“教联体”机制  实现资源共享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实施省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项目的通知》,本着“帮扶推进、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宗旨,充分发挥“教联体”优势及作用,推进城区优势中学带动乡镇中学发展,实现教育资源指导和共享,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帮扶指导。通过选派管理和教学骨干轮岗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以优带弱,以城带乡,逐步实现管理同步、教学同步、教研同步、教学检测同步,加快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2018年景洪市引进云南省名校曲靖一中到景洪举办曲靖一中景洪学校,2020年又引进北京教育教能集团举办西双版纳八壹高级中学。两所学校的引进办学,为景洪市普通高中办学和初中办学增添了活力。通过名校的引领帮扶极大提升了景洪市初高中学校管理水平,使景洪市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2022—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高考一本上线实现了历史的突破。

(二)景洪市各级各类学校想办法、多渠道与名校签订帮扶协议。景洪市小街中心小学、勐龙镇中心小学、嘎栋中小学、勐罕镇中小学先后与上海进才实验小学,景洪市民族中学与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景洪市第四中学与大理新世纪中学,景洪市第三中学与西双版纳州民族中学,景洪市第五中学与景洪市第四中学签订了帮扶协议,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与省内外16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校建立了常态化教研指导机制,通过帮扶协作加强教研指导和教师培训,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联合教研活并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到帮扶学校进行教学指导,组织帮扶学校管理干部和教师进行跟岗学习,着力提升帮扶学校教师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2019年9月,为推动景洪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景洪市启动义务教育学校“教联体”办学模式,组建了7个“教联体”。其中小学3个:小街小学核心校教联体(勐龙小学、勐旺小学、勐罕小学);市一小核心校教联体(世纪金源小学、景哈小学、大渡岗小学、嘎洒小学、市三小);市四小核心校教联体(嘎栋小学、市二小、基诺小学、勐养小学、普文小学、景讷小学)。初中3个:市民中核心校教联体(市二中、勐罕中学、景哈中学);普文中学核心校教联体(勐旺中学、景讷中学、大渡岗九年一贯制学校);市四中核心校(市一中、市三中、市五中);学前教育幼教集团以市幼儿园为核心校。各学校以核心校为龙头,统一制定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研活动,统一检测,统一评价,互派教师交流。通过教联体办学,薄弱学校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及格率、平均分提高尤为显著。各校教育研究氛围逐步形成,缩小了校际间的差距,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

幼教集团以市幼儿园为旗舰园,对加入集团的勐养中心幼儿园、嘎洒中心幼儿园、小街中心幼儿园、勐旺中心幼儿园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集团指导小组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从集体教学、区域活动、户外活动、幼儿测评、校园安全、卫生保健、园务管理、家园共育以及培育办园特色、打造美丽园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指导和交流。同时,积极开展现场观摩活动、说课、评课及课后反思等环节,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为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有效共享,教育教学信息流通,促进全市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提升,旗舰园在积极做好园长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对集团外的曼弄枫幼儿园(民办)持续进行输出式管理和帮扶。业务帮带活动,针对民办园师资薄弱的特点,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技能培训、教学观摩,公开课、汇报课等,提高专业素质;“手拉手”跟班学习,选派教师到旗舰园学习先进的幼教理念与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快构建本园骨干教师队伍,补足短板。帮助规范园所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抓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与实施园本课程,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和课题申报,改革创新户外活动,开展安吉游戏、幼儿篮球游戏等,加快推进景洪市幼儿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市教育体育局)

 

【简讯】

※  2023年1月至8月,景洪市累计新签约项目28个,其中普洱茶产业项目2个、橡胶产业项目1个、数字经济产业项目3个、口岸经济产业项目3个、文旅康养产业项目10个、热带水果产业项目1个、加工制造项目4个、基础设施项目4个,项目总投资额320.25亿元。(市投资促进局)

※  2023年1月至8月4日,野象谷站货场累计装车16708车,发送量达103.2万吨,主要运输橡胶、板材、糖蜜这一类货物,中老铁路辐射带动周边经济的作用日益凸显。(勐养镇)

※  2023年1至7月,景洪市纳统国内合作项目51个(其中固投项目49个,非固投项目2个);省外产业到位资金34.0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50万美元,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入库数11个。(市投资促进局)

※  2023年,全市辖区内橡胶原木采伐蓄积57.5万立方米,出材33万立方米。全市橡胶木加工企业初具规模,共计28家,规上橡胶木加工企业7户,年生产橡胶木板材16万立方米,年产值近3亿元。规上木材加工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1.4 %,增加值占0.4%。(市科技和工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