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彩网首页

卫生城市你我共建,幸福景洪你我共享
  •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景洪市2023年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 作者 :施东英
  • 来源 :景洪市统计局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4-02-23 11:35

2023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七大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各部门齐心协力,着力推进稳增长政策措施持续显效,经济发展快速恢复,全市经济总量迈上400亿元新台阶。

一、县域经济运行情况

(一)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继2016年迈上200亿元台阶,2020年迈上300亿元台阶之后,通过3年努力实现新突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增加值400.04亿元,迈上400亿元新台阶。三次产业增速分别为3.6%、-0.4%、8.4%。

(二)第三产业成为增长引擎。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8.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8.5%,贡献率达90.9%,较2022年(34.4%)提高56.5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8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住宿业,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1.5%,52.7%,26.0%,21.4%。

(三)民营经济比重日益提升。今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254.38亿元,同比增长6.0%,高于GDP增速0.7个百分点,占GDP比重63.6%,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为80.4%,拉动其增长4.3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调优。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3.1:15.3:81.6调优为3.2:17.8:79.0,第一产业投资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比重提高2.5个百分点。

(五)市场消费持续快速恢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2.56亿元,同比增长13.0%,连续11个月保持13.0%以上增速。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于城镇6.1个百分点。线上消费活跃,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34.3%,与消费升级相关的通讯器材类、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均保持高速增长,分别为144.7%、44.1%。

(六)进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今年进出口贸易额24.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9%。其中,进口额19.96亿元,增长27.6%,出口额4.12亿元,下降3.7%。边民互市进出口贸易额6.97亿元,增长24.4%。接待游客4995.7亿人次,同比增长39.7%,旅游综合收入785.41亿元。增长73.1%。

(七)财政、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66亿元,同比增长51.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0.72亿元,增长1.16倍。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32892元,同比增长5.5%。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3906元,增长3.7%,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22895元,增长8.9%。全体居民消费支出29013元,增长11.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消费支出36301元,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22397元,增长17.2%。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从结构来看,今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2:25.3:58.5。与去年:16.4:28.2:55.4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较去年降低0.2个百分点,二产业增加值占比降低2.9个百分点,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3.1个百分点。从增速来看,第一产业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全州平均水平0.5、0.6、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分别低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5.1、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州平均水平2.6、2.7、0.3个百分点。与相近经济体量相比二产业占比较低,增长速度略低于一、三产业。


(二)行业发展基础不牢固。从月度监测指标来看,主要经济指标呈高开低走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工程、社会消费、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小行业因有效可持续支撑项目、企业少,2023年内波动较大。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在今年甚至面临行业空白风险。2023年,景洪市四上单位数量326户,在全省129个县市中排第29位,GDP总量排第18位。与GDP总量400.03亿元,排名前两位(沾益区、个旧市)相比,四上单位数量平均多109户,但经济总量平均少21.4亿元。与后两位(会泽县、文山市)相比,四上单位数量平均多83户,但经济总量仅多4.3亿元。行业需要多样化发展,更需要高质量发展。

(三)资源禀赋优势未充分发挥。景洪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2023年的第一产业增速3.6%,均低于全国全省全州。从结构来看,农、林、牧、渔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分别为53.0:30.2:8.1:8.7。占比高的农业、林业产品易受温度、雨水等天气影响,抗风险能力较低。农林产品品种少结构较为单一,产品优质率、产量、效益不高。农产品种植与加工比例不协调,大部分还是以种植、散卖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产品加工、保鲜包装、贮运体系、品牌运营、网络销售等仍未形成完整产业链。

三、几点建议

(一)发挥禀赋优势。一是丰富农林产品。除茶叶、热带水果、橡胶等传统作物外,探索助力推广糖料、林下中药材、食用菌、精品花卉、优质傣家软米、精品有机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二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绿色化种植示范基地,完善种植地分级包装、采后预冷储藏,借助“水陆空铁”优势建设多式联运冷链物流中心。三是借助口岸跨境贸易便利化,向外投资种植、养殖,向内沿岸就地建厂加工,深化边境肉牛、糖业加工产业链。充分发挥惠农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提高作物附加值,提高牧业、渔业占比。协同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链。

(二)强化发展支撑。一是深入调研,掌握新建投产企业经营情况,摸清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加强省委、省政府稳进提质25条措施、市政府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宣传,支持企业发展,缩小企业亏损面,巩固传统经济基本盘。二是借助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契机,抓住七个重点产业发展窗口期,选优选新,建立完善本市“四上青苗”企业储备库,补齐行业空白,缓解“独苗”企业行业囧况,并对在库企业更新换代,保持经济活力。三是巩固提升普洱茶、热带水果、文旅康养、橡胶、傣医药、口岸经济、数字经济等七大产业体系,通过新技术实施建链、补链、强链,加快现代化特色产业发展。

(三)促进产业融合。一是加大特色乡村文化建设,活化民族传统技艺、民族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寨。聚焦“文、游、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加快推进“文化、工业、农业、生态、教育、体育、医疗、科普、商务、旅拍、婚庆+旅游”等融合发展。二是让“民族文化+品牌建设”带动产业发展,拓展文化传承、文创科普与特色农产品相结合,推出创意产品,建设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博览园,以农促旅、以旅兴工的健康发展模式。三是整治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加快智慧旅游、标准旅游体系建设,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不断完善主客共享、优质高效、便捷舒适的文化旅游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