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彩网首页

卫生城市你我共建,幸福景洪你我共享
  •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2022年景洪市基本概况

  • 来源 :中国竞彩网首页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3-02-21 03:25


 

【历史沿革】景洪,傣语意为“黎明之城”。古称景咏、景陇,旧称车里、彻里,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及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0年车里县全境解放。1953年1月23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改为自治州),景洪市境置版纳景洪、版纳勐龙、版纳勐养、版纳勐旺4个州属版纳。1957年7月22日合并设为县级版纳景洪。1958年6月撤销版纳建制,实行全国统一的建制县景洪县。1993年12月22日,撤县设市。美丽富饶的景洪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旖旎迷人的热带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雨林景洪,柔情傣乡”已成为叫响世界的城市名片。

【地理位置】景洪市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北回归线上的一片绿洲。位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部,距省会昆明560千米,是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东经100°25′~101°31′,北纬21°27′~22°36′之间,国土面积6866.5118平方千米。东邻江城县、勐腊县,西接勐海县、澜沧县,北连普洱市,南与缅甸接壤,紧邻老挝、泰国,国境线长112.39千米。景洪城位于澜沧江和流沙河汇合处,澜沧江由北向南穿城而过,昆洛公路从东往西越境而出。东西横距98千米,南北纵距112千米,北高南低,境内山脉走向多由西北至东南。北部是无量山尾梢,有菠萝大山、三达山、关坪山、曼岔大山、基诺山等;西部是怒山余脉,有安麻山、路南山、广三边山、勐松西山等。在迤逦的群山和奔腾的河流之间,镶嵌着允景洪嘎洒坝子、曼南坎坝子、勐龙坝子、勐养坝子、大荒坝坝子、关坪坝子、景讷坝子、勐旺坝子、普文坝子、勐宽坝子、勐罕景哈坝子、大寨坝子、勐板坝子、大窝铺坝子、中漫岔坝子、曼勉坝子等16个坝子,被称为“山国里的平原”。较大的坝子有勐龙坝,面积107平方千米;勐罕景哈坝子,面积73平方千米;允景洪嘎洒坝子,面积70平方千米。最高点在西部的路南山主峰南勒角梅,海拔2 196.6米,最低点在东南部南阿河汇入澜沧江处,海拔485米,城区海拔552.7米。景洪城位于澜沧江和流沙河之间,澜沧江由北向南穿越而过,小磨公路从东到南、昆洛公路从东到西越境而出。景洪境内河网密布,沟壑纵横,共有江河71条,属澜沧江水系。澜沧江发源于青海高原唐古拉山北麓,由西藏东部流入云南,流经迪庆、怒江、大理、保山、临沧、普洱等州市,自普洱市小橄榄坝入景洪,从市境东南方向流出境。市内流程158千米。澜沧江流经景洪这一段,史称“九龙江”,境外则称湄公河。

【资源禀赋】 优越的自然条件,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景洪成为中国宝贵的物种基因库。被誉为“动植物王国”“植物的宝库”“森林生态博物馆”。境内有高等植物3890种,264科,1471属。其中可供利用的经济植物1200多种,珍贵名木树种340多种,列为国家级保护的有52种。各种植物生长在一起,形成高矮不一,互相依存,有着多种层次的自然群落,一般的有1~5层,多的达7~8层。植物密度大,种类繁多,每公顷林地就有几百个树种。走进“植物”王国,进入原始森林,就能见到“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植物界的舞蹈家”的跳舞草、“植物的绞杀者”的榕树,高达六、七十米有几十层楼高的望天树等各种热带雨林珍贵植物。在各种植物中,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芳香健胃药砂仁,健胃驱虫药槟榔,有制造国产血蝎的主要原料龙血树,制造云南白药的主要原料七叶一枝花等大量中草药1000多种。通过实施热带雨林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244.7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04%。

景洪茂盛的热带雨林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给各种野生动物提供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丰富的森林资源是珍禽异兽的家,被誉为“动物王国”和“天然动物园”。在这些动物中,仅脊柱动物就有500多种,其中鸟类390余种,兽类60余种,分别占全国的1/3和1/4,列为国家级保护的有38种。两栖动物47种,爬行动物68种,占全国两栖爬行动物总类的1/5以上。野象受到重点保护,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其它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还有金钱豹、印支豹、野牛、白颊长臂猿、猕猴、大灵猫、巨蜥、蟒蛇等动物。

全市共有160条江河,其中:径流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48条、以下的112条。各类蓄水工程166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水库16座、小二型水库59座、塘坝87座,总库容1.32亿立方米。严格实行河(湖)长制、林长制,加大澜沧江水系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等荣誉称号。

景洪在热带、亚热带生物气候和不同地形的条件下,土壤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区域性特性。共有6个土类、13个亚类、36个土属、65个土种。以赤红壤、砖红壤为主,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是全国第二大黑土区。景洪水资源丰富,属澜沧江水系。初步探明的矿藏资源有铁、锰、煤、锡等20多种,出露的热泉群、矿泉点15处。

【气候特征】2022年景洪市气温偏高、雨量正常略偏多,光照正常略偏少,春夏季大风灾害较重,雷电灾害轻,雨季开始期略早,结束期偏晚,雨季持续时间较长,局地短时强降雨天气比较突出,洪涝灾害发生次数较多,但灾害造成的损失不大。2022年景洪市天气气候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属于中等偏好年景。年平均气温为23.5℃,比历年同期偏高0.6℃,与去年持平;年极端最高气温38.4℃,出现在4月,年极端最低气温10.0℃,出现在2月,除2月、4-6月气温较常年同期略低外其余8个月均比常年略高至明显偏高。年降雨量为1214.9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74.7毫米(+6.6%),比去年同期偏多187.9毫米(+18.3%)。日最大降雨量为59.0毫米(8月24日)。年日照时数为2126.6小时, 比历年同期偏少108.4小时(-4.9%),比去年同期偏多66.1小时(3.2%)。年内6、9、10、12月日照时数比历年同期偏少,其余各月均比历年同期值偏多。

完成全州首个大气污染防治人工影响天气固定作业点建设,建成气象防雷减灾示范工程4个,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实现国控监测以来历史最优。

【行政区划】 深化城市基层治理,将嘎洒街道析置为曼弄枫、嘎栋、嘎洒三个街道,完成允景洪街道和江北街道社区优化调整,新增社区20个;提速推进533个小区业(物)委会建设,覆盖率100%。全面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激活国企发展动能。全面完成村组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农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合作社),发放股权证5.4万本。驻有中国实验动物云南灵长类中心、中国医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云南分所、云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林科院普文林场等4个中央、省属科研单位。主导产业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市。

【人口民族】 2022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64.58万人。景洪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彝族、基诺族、瑶族、汉族等8个世居民族和20余种外来民族。户籍总人口43.6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0.5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70.0%。傣族14.3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2.9%;哈尼族7.87万人,占18.0%;基诺族是我国最后一个被国务院批准的民族,有2.41万人,占5.5%。傣族传统手工红糖制作技艺、基诺族民歌“啥高”、竹筒乐器“奇科·布姑”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社会经济】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3.89亿元,同比增长4.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完成13.16亿元,同比增长4.14%;全市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353、21028元,增长5.2%、7.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75亿元,同比增长3.49%;年末人民币存款总额588.23亿元,同比增长17.34%,发放贷款总额446.53亿元,同比增长10.83%。

深耕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工业扩标优化、文旅欣欣向荣。热区水果、坚果、牛肝菌等农特产品稳步增产,茶花鸡、罗非鱼等特色养殖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新增“三品一标”产品19个,云上春天、云上良品等电商企业迅速崛起,国家区域性冬繁良种基地、宏臻牛肝菌厂三期等项目竣工,实现一产增加值61.34亿元、增长4.8%。古茶山茶业、绿野农林、版纳药业成功入选2022年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成功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户;西双版纳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集聚区申报工作进入省级审核阶段,顾家家居板材、青岛中科橡胶、一二期标准厂房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实现二产增加值105.37亿元,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增加值增长7.4%,新增达规企业8户。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大渡岗田园综合体等一批文旅康养项目持续推进,草木间、布朗云溪等半山酒店加快建设,小普希村、曼勒村、曼洪村等率先成为“乡村旅游示范村”,持续巩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成果,接待国内外游客2970万人次,同比增长30.09%,旅游总收入370亿元,同比增长7.8%。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42户,实现三产增加值207.18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16.0:26.3:57.7调整为2022年的16.4:28.2:55.4。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两次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10强县和全国“两山”发展百强县,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西部百强县。

西双版纳国际机场全年共完成航班运输起降2.09万架次,旅客吞吐量239.75万人次。

【民生领域】 社保“安全网”实现城乡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100.5%和100%。城镇新增就业5735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12万人以上。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增幅达20.1%,位居全省前列。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三级乙等等级评审,并入选国家首批“千县工程”,中傣医进社区试点项目建成;健康扶贫成果初显成效,完成70户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教联体”“三名”工程不断深化,高考成绩取得新突破,一本上线人数达到227人,上线率创历史新高,600分以上人数增幅达194.74%。在全州率先完成省级烂尾楼整改销号工作。“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逐步完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事故总量、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下降17.4%、64.3%、32.4%,全年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

【疫情防控】高效统筹好“战疫情、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确保了社会大局平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快速处置“10·02”和“11·12”等多轮疫情冲击,加快新冠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确保物资供应不断、社会秩序不乱,日均投入1900余名人员力量严守边境一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医务人员、守边卫士和基层工作者以大勇气概逆行出征、以大爱情怀护卫苍生、以大局意识守望相助。